乳制品未來發展趨勢
字體大小:小中大
(一)宏觀環境促進消費增長
根據報告顯示,我國人均乳制品消費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發展中國家的1/2。從人均液態乳消費量來看,我國與世界平均水平仍然存在較大差距,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更大。即便同飲食、生活習慣與中國類似的日本、韓國相比,以及同與中國國情相似,人口基數同樣龐大的印度相比,我國的人均原奶占有量也處于偏低水平。隨著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鎮化推進和二胎政策的實施,奶類消費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和較大的增長潛力,預計到2020年,全國奶類總需求量為5800萬噸,年均增長3.1%,比“十二五”年均增速高0.5個百分點。
(二)產品差異化程度提高
1.產品創新是行業發展主要驅動因素
隨著消費市場的變化,消費升級需求成為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產品創新成為乳制品加工企業重要競爭策略及重要利潤來源。常溫酸奶是產品創新研發為乳制品行業帶來增長動力的成功案例之一,光明乳業的莫斯利安、伊利股份的安慕希和蒙牛乳業的純甄相繼成功撬動常溫酸奶市場。在此之前,以伊利股份、蒙牛乳業為代表的高端液態奶產品亦體現出全國性乳企的產品創新能力。而區域性乳企的優勢更多的集中于當地市場的深度耕耘,產品創新緊緊圍繞區域市場消費者,從而形成差異化的產品競爭策略。
2.大單品成為乳企重要利潤來源
對于乳制品加工企業而言,不斷的產品創新、合理的產品結構是企業保持核心競爭力、穩固市場份額的重要因素。以大單品為主的產品結構成為行業發展趨勢,大單品作為乳企的重要利潤來源可為企業提供穩定的現金流、降低銷售費用、提升品牌價值等。
由于行業的產品差異化程度逐步提高,大單品亦體現出差異化特征。全國性乳企產品創新能力、產品推廣能力具有較強優勢,新產品、高端產品可快速培育成大單品并取得較高的市場份額,例如伊利股份、蒙牛乳業的純牛奶、有機奶、常溫酸奶系列產品。
(三)消費結構逐步變化
整個乳制品消費結構中,液態奶和奶粉的占比較高。2012年至2018年,經過快速增長之后,我國液態奶和奶粉的消費量趨于穩定狀態。中國液態奶消費結構中,巴氏殺菌乳占10%,超高溫滅菌乳占40.6%,發酵乳占21.3%,調制乳占28.1%。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巴氏殺菌乳占液態奶消費總量的80%以上,我國僅為10%,相對偏低。未來,我國消費升級和消費結構的優化也將為乳制品加工企業在低溫領域提供新的發展契機。
前述的低溫酸奶、鮮奶都是屬于高端的品類。高端化是中國當前經濟快速發展,中產階級日益龐大之下一股勢不可擋的潮流。除了酸奶與鮮奶,目前有更多的品類可以歸于高端一類,模擬母乳奶粉、奶酪、無乳糖或低乳糖等品類也有巨大的潛力。
更新日期:2018-12-11 |
返回 |
關閉
此文關鍵字: